“
我這個年齡看到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就會產生一種懷舊感。70年代前后,能看的外國片基本都是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的。
(相關資料圖)
這部是2016年,但里面蕩漾的緊張感、壓抑感和間或的性騷動,似乎幾十年過去都是沒有變的
”
一位資深電視大叔在觀看鳳凰衛(wèi)視電影臺播出的羅馬尼亞電影《畢業(yè)會考》后有感而發(fā)。
在那個時代,除了樣板戲,幾乎只有阿爾巴尼亞、朝鮮、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越南的進口電影,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電影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曹景行先生曾說過:
對我這樣年齡的一代中國人來說,譯制片既是我們窺看外部另一種世界的狹小窗戶,又是人生成長中十分稀缺的文化養(yǎng)料。
東歐國家電影是歐洲電影,乃至全球電影的一個重要部分。
早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冒出了“波蘭新浪潮”“新捷克電影”“南斯拉夫黑色電影”等學派。
而在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電影卻聲名狼藉。
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在自己的著作中只給羅馬尼亞電影一頁紙的篇幅,甚至有的電影百科全書完全將其忽略。
除此之外,在阿瑟·希勒的《歡喜冤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阿瑟·希勒導演作品《歡喜冤家》
在伊日·門澤爾的《我的甜蜜家園》里,一對情侶不得不多買五張電影票,以保證他們幽會看的那部羅馬尼亞電影不會因為觀看人數(shù)過少而被再次取消。
而《洛杉磯時報》的斯蒂文·澤切克卻在2010年認為:
“羅馬尼亞人不可能拍出爛片,可能是他們的DNA決定他們拍不出爛片。2010年之前的四年內,來自羅馬尼亞的電影人每年5月都能席卷法國南部,讓那些電影文化大國顏面掃地,其中就包括美國和自命不凡的主辦國法國。”
是什么讓西方媒體及學者的思想兩極反轉?羅馬尼亞電影又對中國有著怎樣深遠的影響?
鳳凰衛(wèi)視電影臺近年來都有播出《無醫(yī)可靠》《畢業(yè)會考》《兩張彩票》《雪山之家》等羅馬尼亞電影。
跟隨鳳凰衛(wèi)視電影臺一起領略羅馬尼亞電影史吧!
克利斯提·普優(yōu)導演作品《無醫(yī)可靠》
克里斯蒂安·蒙吉導演作品《畢業(yè)會考》
保羅·內戈埃斯庫導演作品《兩張彩票》
克利斯提·普優(yōu)導演作品《雪山之家》
卡林·皮特·內策爾導演作品《孩童姿勢》
鳳凰衛(wèi)視電影臺將于6月1日 11:55 / 6月2日 07:55播出羅馬尼亞電影《孩童姿勢》,敬請期待!
舊時的羅馬尼亞放映的幾乎全是外國影片,僅有的一些國產片則是竭力迎合小市民的低級趣味影片。
從1940年羅馬尼亞被德國法西斯軍隊占領時起,電影制作就徹底停了下來。
早期羅馬尼亞電影
1948年政府頒布了電影工業(yè)國有化的法令,所有的電影院和電影企業(yè)都成為國家的財產,1950年設立了電影事業(yè)委員會。
這才讓羅馬尼亞有充分的物質技術基礎來書寫如《生活是勝利的》《理想實現(xiàn)了》《太陽出來了》等一部部反映社會正義建設和民族奮斗史的影片。
我們國家也是在那時正式接觸到羅馬尼亞電影。
1949年10月5日,中國與羅馬尼亞正式建交,1953年第一部羅馬尼亞電影《為了美好的生活》進入中國,到1963年暫停時,十年間我國引進譯制羅馬尼亞電影26部,影片主要以樹立民族氣節(jié)、反法西斯斗爭、建設新生活的思想為主。
1954年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電影周宣傳海報
1953到1963年間,我國和羅馬尼亞頻繁舉辦電影周、電影招待會、電影首映式等活動。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羅馬尼亞總理蓬塔時提到:
“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很早就受到了中羅友好的熏陶。那時候,羅馬尼亞的優(yōu)秀影片在中國家喻戶曉。”
60年代末,中國與蘇聯(lián)關系交惡,加上國內政治環(huán)境,中方對羅馬尼亞影片的引進譯制工作全部停止。
直到1970年代,中國恢復進口和公映朝鮮、越南、羅馬尼亞故事片。
1978年羅馬尼亞電影周宣傳卡片
之后傳出這樣一句順口溜:
“
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笑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
對于“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不得不提到《多瑙河之波》對特殊時期的人們帶來的沖擊。
《多瑙河之波》中國大陸宣傳海報
《多瑙河之波》講述的是一個羅馬尼亞地下組織參與反法西斯斗爭的故事。
但它為什么被稱為無數(shù)50后60后少年“性啟蒙”的一部影片呢?
只是因為這部影片中有著零星的親密片段。
水手的柜門上貼著外國女明星毫無遮攔的照片、男女主角仿佛無人之境地相擁......
《多瑙河之波》劇照
其實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這樣的畫面一點也不出格,但在那個談情色變的年代,無疑在國人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突破了傳統(tǒng)底線。
那時候國產樣板戲幾乎沒有感情戲存在。
《杜鵑山》中的柯湘出場前,丈夫就犧牲了;
《南征北戰(zhàn)》中原本有感情線,但在拍攝過程中被完全刪除掉了。
就連引進的海報,與原片國發(fā)行時的海報也有所不同。
1962年引進譯制的羅馬尼亞電影《港城春夢》,原版海報中女配角形象頭戴羽毛禮帽、身著粉色套裝、身材凹凸有致,位于海報中心位置。
羅馬尼亞版海報
中國大陸版海報
而在國內繪制印發(fā)的宣傳廣告上,只可見兩位男主,劇情介紹也較少涉及有女性參與的情節(jié)。
不僅在電影里如此,在生活中也一樣,男女之間但凡有點親昵舉動,很有可能會被打成“流氓分子”。
所以當年會有人無數(shù)次去看《列寧在1918》,只是為了看這部蘇聯(lián)舊片中十幾秒長的芭蕾舞片段。
《列寧在1918》中的芭蕾舞片段截圖
演員濮存昕曾在回憶錄中寫道:
“我們那個年代,長到了20歲,都沒看過這樣的舞蹈,唯一見到過的一點兒,是在蘇聯(lián)電影《列寧在1918》里,敵人在包廂里策劃著暗殺列寧,舞臺上在跳《天鵝湖》,這才知道世上還有這么跳舞的,腳尖能立起來,大腿都露出來,夠味兒!”
在那樣的情況下看到《多瑙河之波》的親密畫面,人們無不不知所措。
一些地方放映這部電影時,當放到吻戲時,放映員特意給觀眾解釋,說接吻是羅馬尼亞人的習俗,就跟我們中國人的握手一樣。
作家余華就曾在《錄像帶電影》一文中寫道:
一部《多瑙河之波》讓我的少年開始想入非非了。當他看到米哈依將安娜抱起來,調情說“我要把你扔進河里去”時,他的心里悄悄涌起了甜蜜的憧憬。
羅馬尼亞
新浪潮
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
1960-1970
羅馬尼亞經濟繁榮,人民生活較為富足,外交上扮演著東西方陣營中的重要角色,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黃金年代。
1989
然而在1989年的東歐劇變中,羅馬尼亞是唯一充滿了血腥和暴力革命的國家,人民推翻了暴君齊奧塞斯庫的統(tǒng)治,但隨即陷入了政治混亂、經濟衰退,以及權力資本化,劇變給人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創(chuàng)傷。
1990
羅馬尼亞實際上已被西方國家孤立,美國外交部發(fā)布了一份羅馬尼亞旅游警告,使得本來就低迷的經濟更加惡化。
1999
羅馬尼亞通貨膨脹達到了令人錯愕的程度,電費竟然達到原來的500倍之多。
2000
羅馬尼亞故事片竟然是零產量,電影工業(yè)瀕臨坍塌。
在20世紀60到80年代期間,東歐最大的制片廠——布夫迪亞片場共拍攝了700部電影,在90年代的時候布夫迪亞只有幾部電影出爐,影院數(shù)量由原來的450個減少到70個。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回憶這段不堪的往事時這樣說道:
“電影時代似乎停留在1940年,我們只看得到美國片和阿蘭·德龍主演的舊法國片,以及非常爛的羅馬尼亞電影?!?/p>
為了支持有才華的電影人,羅馬尼亞在2003年實施電影改革法案,通過國家的支持來提供部分制作費用。
同時,一批年輕的羅馬尼亞電影人也通過與外資所帶來的西方電影人合作迅速成長起來。
《甜蜜的懶散》由羅馬尼亞、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共同制作
例如內伊·卡蘭費導演的《甜蜜的懶散》便是與歐洲多國合作完成的。
《山之外》由羅馬尼亞、法國、比利時共同制作
克里斯蒂安·蒙吉導演的《山之外》也吸引了不少外國資本的投入。
在國家政策和海外資本的共同作用下,新世紀的羅馬尼亞電影制作如雨后春筍一般,整個行業(yè)開始回暖。
2005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克利斯提·普優(yōu)導演的《無醫(yī)可靠》獲得了“一種關注”的最佳影片獎;
2006年柯內流·波藍波宇的《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獲得戛納金攝影機獎;卡塔林·米圖雷斯庫的《愛在世界崩潰時》獲得“一種關注”的最佳女演員獎;
2007年克里斯蒂安·蒙吉憑借《四月三周兩天》登頂戛納金棕櫚獎;克里斯蒂安·內梅斯庫的《加州夢》拿下“一種關注”的最佳影片獎;
2009年柯內流·波藍波宇的《警察,形容詞》獲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的評委會獎;
2010年弗洛林·謝爾班的《想吹口哨我就吹》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
2012年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山之外》在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拿下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編劇獎,并入圍奧斯卡外語片名單;
2013年卡林·皮特·內策爾的《孩童姿勢》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
2015年拉杜·裘德的《喝彩!》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
2018年阿迪娜·平蒂列的《不要碰我》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
2020年克利斯提·普優(yōu)的《馬爾姆克羅格莊園》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遇見”單元最佳導演獎;
2021年拉杜·裘德的《倒霉性愛,發(fā)狂黃片》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
羅馬尼亞年輕導演們在國際影壇上齊齊發(fā)力,被冠以“羅馬尼亞新浪潮”的名號。
正如中國古人言:“國家不幸詩家幸”,這批被命名為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的導演大都出生于1966年之后,齊奧塞斯庫時代是他們的集體回憶。
他們的作品基本可以歸結為兩種主題:
1、對共產主義時代鄉(xiāng)愁式的懷戀,以及對當下社會的反思。
2、對齊奧塞斯庫時代極權統(tǒng)治的批判。
《加州夢》通過主人公對美國人的偏見與不滿,表達了一種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復雜態(tài)度。
克里斯蒂安·內梅斯庫導演作品《加州夢》
一直被邊緣化的羅馬尼亞,正如影片中用盡手段和謊言來討好和融入西方主流,而通過流血革命換來的資本主義并沒有帶來更好的生活,相反產生許多新的問題。
拉杜·裘德導演作品《世界上最快樂的女孩》
《世界上最快樂的女孩》通過女孩夢想破滅,以及社會各色人士的唯利是圖與冷漠,傳達出對于這種現(xiàn)實的無奈情緒。
斯特雷·古萊亞導演作品《我是共產主義老太婆》
《我是共產主義老太婆》中的母親對于社會主義時期天真純樸的追憶,以及對資本主義現(xiàn)實的不滿,可以說是導演對于羅馬尼亞現(xiàn)狀的一種表態(tài)。
《畢業(yè)會考》中羅密歐夫婦就是在齊奧塞斯庫統(tǒng)治時期逃離羅馬尼亞的,他們在冷戰(zhàn)終結后決定回國生活,隨后卻被羅密歐稱為“一個糟糕的決定”。
《孩童姿勢》劇照
《孩童姿勢》講述的是一場車禍后,作為肇事者母親的科內莉亞運用權術手段為兒子開脫罪名的過程。
母親動用社會關系為兒子洗脫罪名,對警方頤指氣使的態(tài)度,以及用錢收買受害者家庭,都讓人看到了對于羅馬尼亞富人階層的批判。
它的影片風格也正是近十年來征服西方影評界的羅馬尼亞新浪潮代表性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孩童姿勢》在2013年柏林電影節(jié)上脫穎而出,摘得金熊大獎,當時的頒獎人是中國知名導演王家衛(wèi)。
卡林·皮特·內策爾(前排右一)與王家衛(wèi)(前排左二)
2018年第8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該片導演卡林·皮特·內策爾受邀成為北京電影節(jié)的評委之一,他與王家衛(wèi)重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未來不排除和王家衛(wèi)導演有合作的可能。
導演卡林·皮特·內策爾
羅馬尼亞電影的影響力勢不可擋,再次逐漸覆蓋到中國。
電影是實現(xiàn)民心相通的良好媒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政府間的電影交流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2016年,北京、上海、西安三地舉辦了羅馬尼亞電影周。
2016年羅馬尼亞電影周宣傳海報
“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領軍人物克利斯提·普優(yōu)導演的《雪山之家》剛在戛納獲得大獎就成為中國本土電影節(jié)的壓軸之作。
此外,中國與羅馬尼亞的電影學者經常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學術論壇。
2019年5月在第18屆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舉辦了中國—羅馬尼亞電影交流史學術研討會。
2022年羅馬尼亞的中國電影周宣傳海報
羅馬尼亞電影可謂再一次涌向了中國影迷的眼簾。
不知如今坐在電影院中吹著空調,盯著巨型銀幕的你,可否會想起飯后搬著小板凳,沖向露天電影場的青蔥歲月呢?
“羅馬尼亞新浪潮”在藝術上是不可否認的,但它可以被視為是歐洲電影界的某種訴求下所產生的。
羅馬尼亞電影人注意到,社會制度的荒謬是最好的黑色幽默的來源。
他們拍出來的電影滿足了西方對于“東歐形象”的假想,贏得了西方觀眾的同情和共鳴。
《畢業(yè)會考》片段截圖
諷刺社會仿佛成為了財富密碼,市場變得魚龍混雜起來,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為了傷痛而傷痛的作品,甚至在情侶吵架情節(jié)中都恨不得把齊奧塞斯庫和秘密警察塞進去。
而“新浪潮”導演們的特征——偏愛長鏡頭、固定鏡頭、手持攝影、自然光以及極簡的敘事風格,實際上是某種程度上經濟約束的結果,拍攝當下的環(huán)境,顯然比重建過去便宜得多。
羅馬尼亞每年都有大約200部美國電影上映,占據(jù)當?shù)仉娪笆袌龅?0%,歐洲電影占30%,國產電影占20%。
2009年《冰河世紀3》的觀眾達33.4萬人次,《阿凡達》有61萬人次的觀眾。
而在2006到2010年間國產片前20名里,觀影人次最多的是《四月三周兩天》,共賣8.9萬張電影票,在年票房榜上僅位列第47名。
在一眾本地電影人的努力下,電影史上留下了羅馬尼亞的足跡。
但叫好不叫座,本地市場不買單,是否會成為羅馬尼亞電影退潮的信號?
待新一代年輕人老去后,是否也會回憶起這股直擊心靈的浪潮?
END
文|Tea
編輯|福爾摩歌、Tea
關鍵詞: